北京时间 10 月 26 日,NBA 名宿伊赛亚 - 托马斯近期做客《Hoop Genius》播客节目时,针对金州勇士核心斯蒂芬 - 库里的位置定位抛出了独特观点。这位曾率领底特律活塞两夺总冠军、被誉为 “微笑刺客” 的传奇控卫直言,勇士队内真正承担控卫职能的是德雷蒙德 - 格林,而库里虽被官方列为控卫,本质上是得益于控卫位置的时代进化 —— 如今联盟已进入 “得分型控球后卫” 主导的阶段,而他自己正是这一类型球员的开创者。这番言论不仅引发了关于 “控卫职能定义” 的讨论,更让外界重新审视不同时代控卫角色的变迁。
托马斯在节目中首先明确了自己对勇士战术体系的观察:“追梦才是那支球队的控卫,你看他在场上的作用 —— 发起战术、梳理进攻、指挥队友跑位,这些都是传统控卫的核心工作。” 他以勇士经典的 “传切体系” 为例,指出格林作为内线球员却频繁站在弧顶持球,通过手势与眼神指挥库里、汤普森等球员跑位,甚至在关键时刻承担最后一攻的组织任务,“上赛季勇士对阵国王的季后赛,好几次最后一攻的战术都是追梦在弧顶发起,他决定了球的走向,这就是控卫该做的事。” 而库里在他眼中,更像是 “披着控卫外衣的得分手”,“库里被列为控卫,只是控卫这个位置进化了,现在都是得分型的控球后卫了。他的主要价值在于用投篮摧毁对手防线,而不是像传统控卫那样专注于传球串联。”

这番评价的背后,是托马斯对自身职业生涯的回顾与定位。作为上世纪 80 年代 NBA 的代表性控卫,托马斯生涯场均能得到 19.2 分 9.3 助攻,不仅是活塞 “坏孩子军团” 的进攻核心,更曾多次成为球队单赛季得分王 ——1984-85 赛季他场均轰下 21.2 分,1987-88 赛季更是以场均 21.3 分领跑活塞全队,同时还能贡献 8.3 次助攻。这种 “得分与助攻兼顾且以得分引领球队” 的风格,在当时传统控卫以传球为首要职责的时代显得尤为另类。因此他在节目中自豪地表示:“我是现在这些得分型控卫的起源,当时联盟里的控卫大多专注于传球,比如魔术师约翰逊,他更擅长用传球带动队友,而我不一样,我既能得分又能组织,还能在关键时刻扛起球队进攻。”
托马斯进一步解释,得分型控卫的崛起并非偶然,而是联盟战术风格与球员能力共同进化的结果。“同时得分、助攻领跑全队是很难的,” 他坦言,在传统篮球理念中,控卫的首要任务是 “让队友变得更好”,得分更多是 “锦上添花”,而他当年能在活塞实现 “得分助攻双核心”,离不开球队战术体系的支持,“那支底特律球队允许控卫成为队内的得分王,教练查克 - 戴利信任我的得分能力,他让我在进攻端拥有足够的自主权,这才有了我后来的表现。” 而如今的联盟,随着三分球战术的普及与快节奏打法的盛行,控卫的得分能力被提到了更高的位置 —— 从阿伦 - 艾弗森的 “答案式得分”,到克里斯 - 保罗的 “高效得分 + 精准传球”,再到库里的 “无死角三分 + 战术牵制”,得分型控卫逐渐成为联盟主流,而这一演变的起点,正是托马斯当年开创的风格。

对于库里的历史地位,托马斯也给出了客观评价。他承认库里的得分能力与战术影响力远超同时代多数控卫,“库里的投篮改变了篮球的打法,他能在任何位置出手,还能吸引两到三名防守球员,这种牵制力是前所未有的。” 但他仍坚持认为,库里的成功得益于控卫位置的时代红利,“如果放在我那个年代,库里可能会被定义为得分后卫,因为当时的控卫不会像他这样专注于得分。但现在不一样了,联盟需要控卫站出来得分,所以他的位置定位也随之改变。”
托马斯的言论很快引发了球迷与媒体的热议。有观点认为,他的评价过于 “怀旧”,忽视了现代篮球中 “位置模糊化” 的趋势 —— 如今的 NBA 早已打破传统位置界限,球员的职能更多取决于战术需求而非官方定位,库里既能得分又能组织,格林既能防守又能策应,正是这种 “全能化” 的体现。也有声音支持托马斯的看法,认为格林确实承担了勇士的主要组织任务,库里的控卫标签更多是 “战术适配” 的结果。无论争议如何,这番讨论都让人们重新关注到控卫位置的进化史,而托马斯作为 “得分型控卫起源” 的自我定位,也为这段历史增添了更多传奇色彩。

